為何接近30歲的妳 始終都甩不掉「孩子氣」?

2018年,唔覺唔覺,大家又大一年。當年睇StealJobs搵MT的同學,而家都可能做咗獨當一面的Manager。

但相信好多人,無論25到35歲,都有同感:「我仲覺得自己好似細路 / I still feel like I am a child! 」相比起我地的父母一代,我地確實係「大唔透的一代」。

其實,呢種「大唔透」的感覺在西方甚至被某些心理學家稱為「大唔透候群症 (I still feel like I am a child syndrome)」完全有跡可尋。姑勿論係好事定壞事,SJ今次同大家分析下箇中原因,睇下大家有無同感:

1. 經濟大環境下 80/90後收入偏低

Credit: Youth.gov.hk

呢個係最大的「硬原因」:無論係大學生定自己做生意,2018年的25-30歲相比1995年的25-30歲,機會點都比以前少。

假如係大學生,當年係天之驕子,坐寫字樓薪高糧準;如今的大學生則周街都係,甚至碩士都一樣,收入長期徘徊10-20k。貴為專業人士的Auditor大概係最佳例子,九十年代的「核數師」三個字含金量高,係「發三師」其中之一。然而,大概從2010年打後,核數幾乎同「低薪」掛鉤,雖然本身依然係非常Respectable的專業,又大學畢業又CPA,起薪卻倒不如某些DSE畢業則可投考的政府工種。雖說「假如做到Partner點點點」,但機率其實又何其低,起碼比當年低好多。

假如做生意,90年代上大陸做生意的人,基本上有手有腳,IQ超過100,都可以賺大錢。甚至係在香港做「貿易」,一樣係「賣單」(即短時間炒賣貨物提單 — Bill of Lading,而無需真正處理貨物 )已經可以十萬十萬咁賺的年代,皆因當年香港人做生意有超暴利的「大陸紅利」*。如今做生意,則沒有如此紅利之餘,仲面臨超高租金等困難。

更加唔好提「炒樓」:「樓」呢個字曾經係無數香港人發達的捷徑,如今卻成為香港人最痛之處。

一言蔽之,從父母輩遍地黃金的香港,來到今天舉步維艱的香港。從前的《獅子山下》艱苦奮鬥最有共鳴,如今則是《高山低谷》的絕望。除非你有超越99%常人的賺錢能力,否則基本上你無乜可能賺錢多過你父母。  So __ing sad, but true.

確實,其中一個成長指標,就係你可以「顧得掂」自己,甚至超越父母的成就。

(當然,每個年代都有靠「發明」而成功的人,正如當代的GOGOVAN,但呢D以香港過去一百年可謂係Outliers而非主流,某程度都係香港產業單一所種下的因)

*大陸紅利:80年代中國大陸百廢待興,龐大市場與需求,但缺乏商業與專業人才,而且當年大陸對外相對封閉。而當代「香港人」正正站在大概幾百年一遇的歷史機遇。

2. 樓價貴貴貴貴到極度瘋狂痴線

樓價點會唔貴

90年代買樓唔難,市區樓400呎幾十萬都有。如今同一層樓,雖然好舊,但多數升到400-600萬左右水平。

當年的中產家庭收入又係10萬,如今又係10萬,無點變過,但太古城入門級亦由200萬左右升到差唔多1000萬。

無「父幹」,要買一層同你期望相稱的樓幾乎難過登天,除非你真係30歲已經年入200萬的 Outlier

因此,大部份中產家庭基本上都有所準備,為子女準備一人一個算係體面的住所,其實又真係好難怪。

即使係「安居樂業」或「成家立室」的基本人生所需 (已經唔係話買法拉利定環遊世界),80/90後始終要靠父母,難怪始終好似細路仔。

另一邊廂,基層或夾心階層子弟情況更無奈:SJ都親身目睹好多好多普通人家子女,28-30歲剛結婚,竟然都係分開住返自己屋企,同以前拍拖無分別,呢個情況更為可見一斑。

3. 未經歷過「勞動」或「饑荒」

80/90後父母輩的人,有一大部份來自中國大陸,親身經歷過落田勞動,以及無飯開的日子。

即使在香港土生土長,亦難免經歷過港式工廠,地盤,小販,或前線服務行業的勞動,亦有唔少人打兩份工,一星期做七日,一年除咗過年同清明就日日都開工,到50歲都未坐過飛機。

相反,當代年輕人則大部份坐寫字樓,當然,好似以上所講的Auditors都係在辦公室裡面槍林彈雨,OT 72小時拍得住美國海軍陸戰隊的Physical + Mental endurance。

但大部分人而言,放工就去玩下打下機,放假就去下旅行。或者始終都係缺乏真正「艱辛」的歷練,而呢種歷練始終要少少Manual labour先似樣。

4. 在父母附近 而父母總能伸出援手

80/90的父母輩正如以上所講,因為特殊的歷史大環境,好多都從鄰近地區為了安全或更好機會而偷渡來香港,而與他們自己的父母分隔兩地,一年可能就見一兩次。好多人細個經歷過「返鄉下」就體會到:公公婆婆一直都住在鄉下。

父母輩人在香港確實乜都靠自己頂硬上,無「Lender of the last resort」可以幫手,甚至仲要時常寄錢返去。

相反,當代後生仔女則多數在父母附近,未結婚幾乎35歲都唔會搬出去 (亦有瘋狂樓價的考慮),結婚後亦在同區置業,始終有個照應。但Downside就係可能習慣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尤其假如面對什麼問題,父母亦非常Ready協助你解決問題。SJ曾聽過一個中產家長真係咁講:「Even though you are 29, you are really only 10 to us! 」好事定壞事,則留待閣下判斷了。

5. 我地受更高教育 更懂表達情感

呢個有利於同父母溝通,可以更似朋友相處。

相反,父母輩同他們的父母,可能大家都無點讀書,分隔兩地唔見面可能仲好,一見面基本上99%時間都係鬧交,難免會較疏離而被逼變得更獨立, 「靠自己咪靠自己!」

當然,呢一點而言,未必係壞事既!

6. 我地更懂享樂,更有童趣

相比起父母輩當年,我地而家又PS4又VR又Switch仲有無數Board Games到其他可稱為玩具的消遣。

而父母輩當年,假如唔使返兩份工,好可能亦只可以睇「歡樂滿東華」同一大班人去唱「卡拉OK」。

即使係唱K,當年又真係品流複雜地方,不時劈友或無啦啦有江湖人士不請自來而製造問題,而家的Neway或Red MR則老少咸宜安全衛生(當然,呢D 唱K場所都急劇萎縮緊啦)。去球場打波都一樣。

如果話我地的消遣更有「童趣」,相信好多人都會認同。

當然啦,我地父母輩到今時今日,咪又一樣開iPhone X玩轉珠或睇劇,則是後話。

呢個同以上一樣,更多係年代的環境差異,而非人本身的差異。

7. …最後,或者只係因為,我地真係好愛惜我地父母

或者呢一點先最重要。無論我地幾努力,在社會能否出人頭地,能否獨當一面,我地心底裡始終係細路,始終想隨時回到父母親的避風港。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或野」

SJ結語

你會自覺係大唔透的大細路嗎?Tag你身邊的大細路吧!

關注高質內容,讀神科又想入行頂級MNC / Banking / Law Firm? 即時填妥以下表格,SJ將不定時推送獨家行業活動 (絕不SPAM)

* indicates required




StealJobs全面透露各行各業人工,工時,晉升前景,以及入行攻略,歡迎匿名提供收入資料

而家仲可以上埋SJ House ==> SJ House,一個網睇晒各區的住宅Rating,快D上來Rate下自己住緊個屋苑啦!

Employers who object to or otherwise wish to complain about the above content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 or press here. The above is mere opinion of the submitter(s) (not this website) only o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said company, not from an official source, might be inaccurate, and in no way indicates the quality of any products or services or the level of competence or integrit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company and its staff. Unauthorised reposting of the contents herein is strictly prohibited.
如對本網任何內容有任何意見或投訴,請按此聯絡本網,本網會盡快為您處理問題。以上內容僅為投稿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並非來自官方渠道,亦可能不準確,而評論亦僅限於投稿者對工作環境的意見及反饋,與上述公司的員工或產品或服務質素或工作能力及品格誠信完全無關。未經授權切勿轉載以上內容至第三方網站,違者必究。 


立即加入StealJobs@FB 更多90後上位攻略

Tags: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