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爾街》到《華爾街2》看投資銀行二十年興與衰

80年代的華爾街,充斥著垃圾債券和四處尋找獵物的投機資本家。高談闊論著“貪婪萬歲”的戈登,和一夜暴富的券商經理人巴德,鼓舞著一輩又一輩的年輕人前赴後繼。

而21世紀初的華爾街,曾經裝著摩根史丹利等首屈一指投資銀行的雙子塔,消失在紐約的天際線上,五大投行七零八落,次案危機黑雲壓城。

從1987年的《華爾街》,到2010年的《華爾街2:金錢萬歲》(英譯: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導演講述的二十年,恰是獨立投行盛極必衰的真實寫照。

wallstreet

 

1987年的《華爾街》是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劇中的金融大亨Gordon Gekko從事著80年代最熱門的職業,PE, private equity,即通過非公開渠道募集資金,再進行股權投資。私募經理們梳著all back 頭、叼著雪茄、戴兩條背帶,在金融界翻雲覆雨,依靠大肆借債收購公司謀取令人咋舌的高額利潤。

在80年代的美國,PE是投資銀行最大的目標,進入投行也是無數有著財富夢的年輕人趨之若鶩的職業理想,Bud Fox,就是這樣一名初出茅廬的投行交易員,他崇拜著Gordon式的生活,最後通過給Gordon提供內幕信息一夜暴富。”

 

2010年上映的《華爾街2:金錢萬歲》以2008年的次案危機為背景:

“因內幕交易而鋃鐺入獄的Gordon在出獄後妻離子散,華爾街也早已不是彼時的模樣:永遠不會停止響鈴的座機被手機的快節奏無情地切斷,大頭式電腦被平板液晶取代,當時的CPU也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

最重要的是,那些曾經隻手遮天的投資銀行大佬們,在次案泡沫不斷破裂的全面崩潰中,也走向了末路。”

 

二十幾年,獨立投行盛極而衰。80年代併購狂潮中的呼風喚雨, 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元氣大傷。

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80年代前

80年代之前,投資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於經紀業務,投行通過收取佣金來盈利:

投資銀行的業務始於售賣證券或債券,即有價證券的承銷,其靈感來自於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後政府為了盡快復甦經濟而發行的國債。

早期的投資銀行家們通過幫政府或企業售賣證券,將投資者手中的財富聚集起來,為政府或實業家們提供融資。老牌的投資銀行,例如JP MorganGoldman Sachs等,都是憑藉著證券承銷這塊金字招牌開創自己的金融帝國。

然而,二戰之後,美國出現了大量的散戶,小投資數量日益龐大,零售經紀商應運而生。

經紀新貴美林、貝爾斯登(Bear Stearns) 等做著老牌投行不屑一顧的零售業務,卻集腋成裘,成為老牌投行最大的威脅。1962-1970年,美國資本市場上的散戶增加了驚人的一倍,達到3100萬,超過15%的人口參與了美國的資本市場。

1971年,美林上市,資本迅速集聚,美林扶搖直上,成為投行界的龍頭。

除此之外,投行還為企業併購提供中介服務,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在買方與賣方直接斡旋遊走,賺取高額的佣金。

這部分業務,在80年代的併購狂潮中達到了巔峰。

 

80年代:業務轉型,資本為王

電影選擇的1985年,恰是投行依靠自身信息優勢主宰金融業的時代,投資銀行在慢慢從依靠信息賺錢的業務轉向依靠資本“錢生錢”的業務。

在60年代美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企業併購如火如荼,業務多元的集團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然而到了80年代,事實證明這些大型企業經濟績效並不理想,由此,產生了80年代獨具一格的併購狂潮:蛇吞象

“主業回歸”的理念深入人心,經營不良的大型企業成為這次浪潮中主要的併購對象,中小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移到那些曾經想也不敢想的大型企業。

投資銀行史無前例的金融創新為投資者們達成目標提供了通暢的渠道,“垃圾債券”(信用評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高風險高收益)成為投資者們狂熱追求的投資工具。

有數據顯示,在這一輪併購高潮中,公司兼併資金有高達90%是拆入資金。

而投資銀行家們,則看準了這黃金遍地的時機,收取普通債券兩倍以上的巨額佣金,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在市場上大撈一筆。

與此同時,1982年,美國證監會頒布“415”法案,徹底改變了證券發行的“預售”模式。

過去,監管機構要求,發行證券的企業在提交註冊申請以後,有三個星期的審查期,在這三周里,投行作為承銷商可以尋找潛在的買家,等上市註冊獲批時,證券已經提前銷售一空,整個過程,投行完全不用動用自己的資本。

然而“415法案”授予發行人一次性的登記申請,三週的審查期被取消,投行不再有時間預售,激烈的行業競爭導致投行要獲得承銷業務就必須能夠先把股票全部買下來,再全部賣掉,於是,一種新的承銷方式應運而生:包銷 (underwriting)。

這種先自己出錢承包下所有證券的模式使得投行對於資本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原來的證券承銷方式代理銷售中,投行從中抽取佣金;而通過包銷,投行賺取的錢不再來自於發行商,而是來自於市場的買賣價差。

CNN是垃圾債券包銷最成功的作品

CNN是垃圾債券包銷最成功的作品

 

 

 

 

 

 

 

 

 

 

 

隨著證券承銷的包銷化,資本對於投行的重要性日漸顯現,加上美林帶領的投行上市風潮,為投行的資本集聚提供無限可能,投資銀行開始轉型為重資本的金融機構

有了資本撐腰的投資銀行家們已不滿足於單純的經紀服務,轉而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自營業務,通過自己投資、賺取價差或者發行大量創新的衍生品,以期萬無一失地“錢生錢”。

 

90年代:資本集聚,黃金時代

重資本的新結構帶來了資本的集聚,貪婪的資本家們渴望用本金賺到更多的錢,加之上市後來自股東的壓力,投資銀行加大了對於高風險業務的投資幅度。

高盛為代表的投資銀行集體奔向了高風險的投資領域:對沖基金、PE業務等等,高風險、高槓桿成為推動華爾街投行業務增長的巨大動力

加之90年代,歐洲全能投行(不區分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銀行可以參加所有的業務,包括投行業務、保險業務、經紀和交易業務等,1929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出台 (Glass-Steagall Act) 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嚴格分業,該法案直到1999年才被廢止 )開始對華爾街發動全面進攻,華爾街投行在各方圍截之下,奮發圖強,抓住流動性過剩的契機,研製出大量衍生產品和難以名狀的金融創新品,並從中獲取了令人震驚的暴利,一時間獨領風騷。

到1990年代中期,曾經獨占鰲頭的承銷和佣金收入已經下降到美國整個投行業收入的25%不到,而以各種有價證券交易為主的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上升到50%以上。

 

00年代:泡沫膨脹,大廈傾覆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政府為了刺激內需,降低利率,鼓勵買房。

一時間,在二級市場收購房屋貸款再證券化發行給投資者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獲取的高額利潤讓投資銀行家們口水直流。

於是,揣著投資房產絕對是穩賺不賠買賣的天真想法,投資銀行家們瞄準了信用級別原本不夠申請房屋貸款的人們:

投行們創造出有誘惑力的浮動利率吸引信用級別不高的人貸款買房,再將這些信用級別不高的次級貸款證券化,為了轉移風險並提高這些貸款的級別吸引投資者,投行還為這些貸款買保險,一旦貸款人無法支付,擔保方將填補資金的空隙。

投資銀行家們製造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把高風險的次級貸款包裝成AAA級的投資產品。他們一方面賺取著高額的貸款利息;另一方面也通過賣保險從其他投行收取源源不斷的保險金。

投行的總資產規模迅速上升,現實的實體資本卻遠遠跟不上虛擬資本吹氣球似的膨脹,投資銀行家們走火入魔,終究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lehman brothers

故事的結局我們並不陌生。

美聯儲加息,貸款者紛紛違約,房價暴跌,專注於短線投資的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沒有充足的資金可以調動,到了2008年3月,貝爾斯登已經病入膏肓,它被迫接受摩根大通2美元一股的報價,而一個月前,貝爾斯登的股價高達93美元。

貝爾斯登倒下後,其他投行也並不能獨善其身,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企業破產毫無徵兆地發生了:華爾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永遠成為了歷史名詞

 

至此,華爾街最大的五家獨立投行還剩下美林高盛摩根史丹利

 

到2008年的夏天,美林累計資產減值已經達到520億美元,鑑於貝爾斯登和雷曼的教訓,美林證券速戰速決,6個小時之內和美國銀行(全美最大的零售銀行)達成緊急收購協議。

美國銀行同意以50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美林。

merrill lynch

 

高盛是唯一一家在住房抵押貸款類證券上沒有過度暴露風險的投行,然而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高盛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虧損;摩根史丹利則積極尋求海外的資金來源,而隨著形勢的日漸惡化,他們向美聯儲遞交申請,要求改組為銀行控股公司。從此,他們有了穩定資本來源的同時,開始接受嚴格的監管和控制。

獨立投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混業經營的時代再次來臨。

歷史總是在轉圈圈。1929年的金融危機恰是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混業經營帶來的副產品,於是美國經歷了長達近一個世紀涇渭分明的分業經營,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證明分業經營並非十全十美。

兜兜轉轉,投行又被拉回了混業經營的老路子。

未來的華爾街是否會重蹈覆轍,我們無從知曉。

 

二十年興衰

成於逐利,衰於投機

導演斯通所經歷的,是華爾街獨立投行從鼎盛跌入谷底的二十年。日新月異的華爾街在金融創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資本主義隨身攜帶的定時炸彈讓華爾街在每次金融危機來臨時都首當其衝;而世界各地的精英們卻依然擠破了頭要為自己貼上華爾街精英的標籤。

Gordon不是傳奇,他只是無數華爾街芸芸中的一個。

 

兩部電影,讓人最為印象深刻的兩段話,莫過於Gordon時隔二十年的兩段演講。

1985年的股東大會上,他高歌著“ 貪婪是好的,從任何形式來看,對生活的貪婪、對金錢的貪婪、對愛情的貪婪、對知識的貪婪,都道出了人類蓬勃向上的奮發鷹揚。

這不僅僅是對貪婪永無止境的辯解,而是犀利地道出了人類得以不斷進步的根本原因。

“華爾街之所以能永遠快節奏高頻率地創造出財富

正因為資本家們永遠無法被滿足的胃口

他們才能像永動機一樣精力充沛地永不停歇”

 

數年後,出獄後的Gordon,發現當時的華爾街形勢更加凶險。於是他的觀點從“貪婪是好的”變為了“ 貪婪到現在似乎已經變得合法了 ”。

因為貪婪,一個酒吧酒保買下了三處房產,房貸從兩萬加到了兩萬五,人們理所當然地揮霍著自己無法承擔的貸款,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房價會永遠不斷地上揚。

當虛擬經濟的膨脹完全脫離了實體經濟的依托,崩潰只是早晚的事。

“投機買賣才是萬惡之源

理想主義是每一筆交易的兇手”

 

縱觀投行這短短二十年的發展史, 恰是這兩段演講最好的註解

因為貪婪,投資銀行在利益的驅使下總能發現市場的商機,他們平衡信息的不對稱,提高市場的有效性,他們促進資本在市場上的流動。

然而,當多數的買賣已經不再是為了商品的內在價值,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從中獲利,泡沫已經初現雛形,投行作為市場信息的先驅者卻仍然沉浸在日進百金的快感中不為所動,並在泡沫上鍥而不捨地進行非理性創新和投資,那些繁複繚亂的金融產品終將成為他們的墓誌銘。

“成也貪婪,敗也貪婪。”

 

Also on SJ: 9年跌了90%,德銀應該何去何從?

SJ 結語

投行20年,你經歷過什麼?歡迎與我地分享。

 

 

 

原文轉載至 芝加哥投資學院

關注高質內容,讀神科又想入行頂級MNC / Banking / Law Firm? 即時填妥以下表格,SJ將不定時推送獨家行業活動 (絕不SPAM)

* indicates required




StealJobs全面透露各行各業人工,工時,晉升前景,以及入行攻略,歡迎匿名提供收入資料

而家仲可以上埋SJ House ==> SJ House,一個網睇晒各區的住宅Rating,快D上來Rate下自己住緊個屋苑啦!

Employers who object to or otherwise wish to complain about the above content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 or press here. The above is mere opinion of the submitter(s) (not this website) only o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said company, not from an official source, might be inaccurate, and in no way indicates the quality of any products or services or the level of competence or integrity of the above mentioned company and its staff. Unauthorised reposting of the contents herein is strictly prohibited.
如對本網任何內容有任何意見或投訴,請按此聯絡本網,本網會盡快為您處理問題。以上內容僅為投稿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並非來自官方渠道,亦可能不準確,而評論亦僅限於投稿者對工作環境的意見及反饋,與上述公司的員工或產品或服務質素或工作能力及品格誠信完全無關。未經授權切勿轉載以上內容至第三方網站,違者必究。 


立即加入StealJobs@FB 更多90後上位攻略

Tags: , , ,

Comments are closed.